5G遠程超聲診斷平臺。資料片
智能疊片間機器人自動疊片生產線。資料片
□本報記者 李愛民 韓麗平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大科學工程投入試運行;哈電集團攻克白鶴灘水電機組制造技術,站上世界水電之巔;哈工大空間機械臂等多項“硬核”技術助力中國航天……在10月26日哈爾濱市委召開的“牢記囑托 奮進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打造“創新引領之都”專場上,哈爾濱市分享的一項項科技成果讓人振奮。
“關鍵變量”成為“最大增量”
科技創新是發展“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如何讓“關鍵變量”轉變成“最大增量”?哈爾濱市科技局局長宋博巖給出答案。
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牢牢扭住科技創新“牛鼻子”,目前,“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大科學工程投入試運行,重組新建9個全國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納入新序列管理,認定13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獲批航天高端裝備未來產業科技園、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哈工大空間機械臂等多項“硬核”技術助力中國航天。哈工程“星海1000”極地探測無人潛器等成果服務“海洋強國”戰略。
建設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依托哈高新區,建設哈大齊自創區哈爾濱片區。爭取科技部將深哈產業園納入“科技賦能東北振興計劃”。依托經開區,規劃打造百億級國際生物谷,獲批國家級航空裝備創新型產業集群。哈獸研與石藥集團聯合研制填補國內空白的新型動物疫苗。
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批我國農業領域首個“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成科研級平房超算中心、產業級工大智研超算公共服務平臺。打造百度智能云數據、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中心、元宇宙等一批數字經濟產業園。瞄準農業、制造、寒地三大場景,推動惠達農業無人機、建龍阿鋼智控中心、哈投智慧供熱等一批標志性人工智能技術成果轉化應用。
深化國際科技合作,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顯,連續舉辦國家級中俄科技合作會議,獲批20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省農科院攥牢農業“芯片”,對外合作種質資源庫超億份,實現中國大豆首次在俄羅斯合法種植,籌劃辟建糧食“海外倉”。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營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規劃建設環哈工大、環哈工程、環黑科大、環哈獸研4個創新創業生態圈,謀劃重點建設項目37個。2022年,全市高企數量凈增551戶,同比增長31.5%,實現高企縣域全覆蓋??萍颊猩坛尚э@著,華為、百度、浪潮、思靈機器人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戶。
以創新驅動撬動產業升級
在當前全市建設“創新引領之都”的背景下,哈爾濱如何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就此問題,哈爾濱市發改委總經濟師呂愛珠說,哈市于2022年啟動實施產業振興行動計劃,重點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速科教資源利用和科研成果就地轉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同時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導向、重大產業布局,立足哈市基礎優勢,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持續壯大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加快打造千億級支柱型產業集群,培育百億級引領型產業集群。
“創新基礎設施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眳螑壑檎f,目前,哈市擁有1個“國家大科學工程”、1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等一系列國家級創新基礎設施。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是東北地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可以模擬真空、高低溫、電磁輻射等空間環境因素,為我國重大航天工程提供世界領先水平的科研平臺和型號產品試驗標校環境,目前項目已進入試運行階段,諸多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項目的建成將為我國發展深空、未來材料以及未來生物等未來產業提供動力源及新質生產力。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如何激發企業潛能?哈爾濱市工信局副局長劉建成說,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哈市充分發揮全市科教實力雄厚和在哈央企眾多的產業優勢,積極推動校企合作和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出臺政策支持企業發展。近年來,哈市加大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產品培育力度,培育市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和產品139個。
科教優勢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如何把科教優勢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具有哈爾濱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自帶先行先試基因的哈爾濱新區率先打樣?!靶聟^在引領產業振興,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方面,重點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彼杀眳^副區長邵鋼說,以深哈產業園為載體,集聚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信創等新興產業,全面打造國家未來產業科技園和新一代人工智能試驗區,著力建設全省數字經濟的核心示范區、打造科技賦能東北振興的示范樣板。聚焦生物經濟,著力打造全省生物產業鏈核心聚集區,建設哈爾濱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國家生物醫藥集聚發展示范區。對“專精特新”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建立“梯隊培養”的儲備庫、后備庫,全力打造全省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區,加速形成新的百億、千億級產業集群,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
創新是發展不竭動力,未來哈市將圍繞打造“創新引領之都”任務目標,加快改革創新,推動科技成果就地產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奮力跑出創新引領發展的加速度,加快實現哈市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
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哈市將面向國家戰略和“4567”現代產業體系需求,申建國家大科學工程,形成一批突破“卡脖子”問題的科技成果。強化區域創新載體建設,哈市將高質量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哈爾濱片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發揮科技創新增量器作用,大力發展深空、深海、生物、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建設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哈市將打造哈工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船舶海洋科創基地、石墨研究院等一批標桿性創新創業載體,新規劃建設環東林、環東農、環學府路、環江北大學城4個創新創業生態圈。
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哈市將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行動,推廣“龍頭企業+校所”合作模式,年轉化科技成果1000項以上。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哈市將抓好科技大市場建設,打造全國一流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和技術交易平臺。實施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建立盡職免責機制,營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